用情感回应情感,而不是用道理和理性回应情感
在吵架中,常出现的一点是我和她的观点,甚至是情绪点不同,彼此都不认可对方,导致争执的激化。
- 三个阶段:事实回应事实,观点回应观点,情感回应情感
亲密关系中冲突的很大一点就是,某一方在用错位的回应对方。
不过还有一点就是,常常的情感是隐藏在对事实的表达下的,需要用心去发现:
比如有件事情我没做好,她对我表达了不满(不过我印象中往往都是直接生气,然后我俩陷入情绪和观点对冲)
回应情绪的几种常见方式:
1.安慰,说“别难过了、别生气了”
这样的心是好的,但是这种话表达出来会像是情感隔离的防御,是在让对方觉得“我不应该有这种情绪”
2.想开一点,想想好的,进行鼓励式的
会给对方传达一种,“我现在这种情绪是软弱的”
3.给建议,讲道理
但是道理大家都懂,对方往往可能并不需要来解决问题,对方需要情绪上的承接
4.哄
像哄小孩子,转移注意力,使用其他形式上进行补偿,比如买东西
上述四点的本质都并非安慰,而是试图去消灭对方的这种情绪,初衷是好的,但是传达一种信号,我要消灭你的这种情绪,这种情绪会让人不舒服。
想要回应好对方情绪的核心其实就是就事论事,就情绪论情绪。允许有这种情绪的存在,允许与情绪共处,情绪需要被看见、理解和接纳。共情才是联结心灵的方式。
在起火时,我们要找明起火的原因,而不是拆掉报警器。(小吐槽:我其实一直在“试图”找寻原因,但是好的表达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,在对方陷入情绪时,如何去有效的辨别原因和引导,是我一直没做到的事情)
合适的回应情绪方式:
倾听对方讲,鼓励对方讲,甚至问问题或复述让对方继续讲下去,让对方来感知自己的理解,甚至判断理解的是否正确。
但是要避免倾听后的误区,倾听不是为了回应,不是为了反驳,也不是为了给解决方案,听是为了理解。
关于回应的误区,要避免和对方对冲:
不去回避冲突,但是要避免在发生冲突时,彼此的逻辑、观点和情绪的对冲。避免互相都在讲自己的,寸步不让的。
小 tip:
冲突绝对是必要的,是真实亲密的必经之路,回避冲突就回避了亲密。如何面对和处理冲突决定了两个人关系的走向,既可以更疏远也可以更亲密。
冲突是需求的象征化表达,她在用冲突表达自己的需求,她做不到直接的表达需要。但是我总是跟她就事论事,忽视了是需求的体现。有时和人连结时,常感觉言语的沟通总会被语言和文字的陷阱所制约,非语言的部分反而愈加重要;抛过来的情绪也好,讯号也好,是否能够接住,也并不是言语所能决定,而是整个沟通过程中发生的讯号和讯息的交换来完成。不过到最后共情好像也有一种虚幻的感觉:是我相信我被理解和接纳,人为地置信对方的举动罢了,产生的是一种自我说服的抚慰感。所以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。其实回应情绪个人认为是不能说「不」而是「允许」 ,就是允许对方如此,认同对方的情绪,并表示「支持」就好了。算是「安慰」的一种。
大部分情况都变成了「忍让」,可能换句话说就是“哄”再加上“亲密关系”的所谓期待就变成了“我接受了你那么多你也应该接受我这些”或“无法再承受而离开”。小吐槽,我和她一直都是对冲形式。我自我觉得后面我在进步,但她还是会一直对冲我,可能是已经把我的形象定性了,一有情绪就代入之前的回忆。
Comments NOTHING